第(2/3)页 没过多久,李隆基又下诏,让太史局在永贞大典里添加了新的规矩。 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,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,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,并且遣散大多数宫女宦官,以节省朝廷开支。 他又下令大唐疆域各地,除了李云霄外,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。 这个诏书下达之后,基本上所有剩下的世家贵族都很反感李云霄,因为大多世家都是靠着制作开采那些东西才发家的,不然的话,他们也不会富裕的那么快。 而偏偏他们都怕了,六十多家世家贵族,联合起来十万人,无一人生还... 仿佛被杀的事情还历历在目,他们哪还有反叛的力量? 最终,他们也只能忍着。 他们不知道,李隆基最初时候也是想限制一下自家这位帝师的,毕竟这个一人独大的事情,从古至今甚是罕见。 他既为帝王,日后带领大唐开创新朝,总不能一点野心没有。 可思虑良久,他还是放弃了,将近二十年前的那一大嘴巴,他到现在还记着呢。 况且他也暗中查过关于李云霄的事情,麟德年间到现在,朝中一直传着一句话,宁惹阎王怒,不惹云霄仇。 这家伙近些年没看出什么,可记仇是贞观时期就出了名的... 最具有说服他们的一个点就是许敬宗,当初得罪过李云霄的事情...结果就是不得好死。 当然,事情并没有做绝,正常的商人还是遍地都是,只要不过分,触碰到底线,他们依然可以豪气的过日子。 但这个底线...可就不好说了,因为他们不清楚李云霄什么时候会疯,看他们不顺眼就拿他们开刀。 李云霄在百姓眼里很好,但在他们眼中,跟阎王差不了多少... 他们只期望李云霄跟袁天罡趁早死了,他们能松一口气就好。 二人活了这么久,民间已经开始有传言,说什么神仙下凡,或是妖魔鬼怪,再或者二人其实早就死了,现在就不是李云霄跟袁天罡,而是他二人的子嗣。 只有知道的人,心中才觉得恐怖,因为他二人已经活了一百多年,纵然知晓娆疆有蛊术可容貌常驻,但这年纪,不得不让他们赞叹二人真是能活 关于剩下的那些翻不起什么风浪的世家贵族,他们的抱怨,李隆基自然也清楚,但他没得选,因为他就是要顺势改变天下格局,包括借李云霄的势,封闭他们私自开采制造,甚至是崛起的路。 其目的,一是防止他们积蓄力量太快,从而反叛,二便是改掉武曌或是高宗上位以来的奢靡之风,要主张太宗之法,勤俭节约! 而后他又命令督卫清查所有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,共查得八十多万户,大幅增加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。 又在袁天罡的建议下,开创出一条特例,那就是行医悬壶济世者,可免税,前提是治病救人,不收取分文,一切开销由国库给予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