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是啊...”袁天罡喃喃道:“可就算是有人领路,也要人听才行啊...” “呵呵呵。”李云霄拍了拍袁天罡肩膀:“行了袁兄,什么忠王魏王赵王李王的,在咱们这儿,路是不会断,哪怕是断了,无非是在铺上,不必担忧。” “况且...李亨这孩子我看过了,没有帝王相,若当太子继位,恐怕命不过六数。” “袁兄,你说有没有可能,下一代有帝王相的人,是这群皇子之中的子嗣?” “有可能,但不好推算。” “行,那就不算了,对了袁兄,你把李隆基跟杨玉环的事儿搅散,回来的时候,他没说什么吧?” 袁天罡缓缓摇头:“没有,他能与我说什么呢。” “而且,我已经准备做一些事情来杜绝此事了。” “杜绝什么事?” 袁天罡抬手示意,与李云霄一同入座。 “我担心陛下会学高宗的一些事迹,误入歧途,所以我准备让不良人...” 李云霄突然哈哈一笑打断了袁天罡的话:“原来袁兄都想这么久远了,其实我也料到了他可能会走李治的路,这件事简单,不用让不良人做,我来就行。” “你要如何做?” “当然是以我帝师的名义!” .... 隔日,长安突然传出李云霄的动作。 原本在长安有十几处道观庙宇,统统都被拆掉,说是重新装修。 对于此事,没人说什么,毕竟道教在武曌时期就很兴起了,远远超过佛教,况且人家帝师自己掏钱,谁会在意这个? 最多也就是朝廷派人出来看看,顺便帮帮忙。 没过几日,长安里面是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佛门甚至道观了。 又过了两天,玉真公主在外游玩回来了,说是在外面见到几位非常有才华的人。 玉真公主,李旦第九个子女,李隆基亲妹妹,二人关系从小就比其余人要好,也没那么多规矩。 “三哥,你来看看,这是我从他手里得到的。” 书房内,玉真公主拿着一份文书,递给了心不在焉,看着奏疏的李隆基。 李隆基接过文书观瞧起来。 【夫皇王登极,瑞物昭至,葡萄翡翠以纳贡,河图洛书以应符...】 短短几句,李隆基竟能从中看出这人是在写盛唐模样。 刚看完这几句后,李隆基就对此表示不感兴趣了,大唐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。 还真以为做两首诗,会点功夫,就能讨他的欢心了? 他现在正闹心呢! “唉?三哥,你倒是看完呀,继续看!” 第(2/3)页